Our tool for managing your permission to our use of cookies is temporarily offline. Therefore some functionality is missing.
BMW中国文化之旅
“BMW中国文化之旅”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赋能非遗传承人并以创新思维促进文旅融合,打造出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可持续性公益平台。2016年起,与清华美院共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项目至今已有16年历史,资助、赋能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
项目回顾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中一个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BMW中国文化之旅”在过去16年间先后探访了中国24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4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赋能超过500名传承人,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500万元的捐助,影响人次近1500万人,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探索创新
2016年恰逢宝马集团百年和“BMW中国文化之旅”十周年。在此背景下,“大平台,衍生出“共享的平台”,从过去单纯的“走出去探访”逐渐转变为“带回BMW中国文化之旅”以传承与创新庆祝十周年。
“BMW中国文化之旅”深入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借助BMW的品牌影响力,嫁接社会资源,搭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社会桥梁。
“BMW中国文化之旅” 深入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借助BMW的品牌影响力,嫁接社会资源,搭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社会桥梁。
持续赋能,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赋能非遗传承人,提升文创能力:
●2016年,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建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开启对非遗传承人“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提升传承人的工艺技能。
●2019年起,创新基地合作模式升级,以“做中学”的模式,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品。目前,来自海南、湖北、辽宁的传承人与清美师生共同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均已发布。云南探访活动中遴选的5位非遗传承人即将进入创新基地,研培成果预计将于2022年发布。
电商赋能,打造从设计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赋能闭环:
●2020年,“BMW中国文化之旅”与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妈”项目强强联手,共同为女性非遗传承人进行电商赋能,助力非遗传承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电商创就业。创新传播,贡献本地社区发展
前瞻探索“非遗+旅游”的跨界融合:
●2016年起,携手知名旅游网站马蜂窝共同探索“非遗+旅游”的跨界融合,先后推出以四川、湖南、玉树、海南、辽宁和云南为目的地的非遗旅游攻略,贡献本地社区发展。截止目前,系列攻略已影响、帮助超280万人次。
多平台创新传播,助力非遗文化触达更广泛人群:
项目通多种创新传播渠道,带领更为广泛的公众加入非遗文化保护的行列,助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2021年云南探访活动期间,项目通过对茶马古道、可持续生态文化等六场主题文化沙龙的直播,共带动近550万公众,共同关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联结各方,搭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桥梁
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
●2019年,发布新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该车由BMW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合作研发而成,汇集了包括苏绣、霁蓝釉多种顶尖传统工艺,完美展示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多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通过实地探访、社会创新成果展、文化沙龙、快闪店、非遗讲座和非遗手工体验课等众多创新形式,带动社会公众走进非遗、认识非遗,持续探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2022 BMW中国文化之旅
守护非遗文化,完美诠释“家在中国”
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发布
(北京)12月7日, 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正式发布了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和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编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宝马爱心基金资助的《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以及由创新基地清美师生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设计的系列非遗文创品。在华晨宝马即将迎来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宝马企业社会责任以切实的创新社会成果,向中国社会的非遗保护事业献礼,守护非遗文化,完美诠释“家在中国”的理念。
《案例集》通过传承人分享及导师评述的方式,集结了具有创新代表性的29位非遗传承人与清华美院导师一对一合作的的案例,生动、详实地记录了“设计师+非遗传承人”合作的历程、经验与心得,集中反映了近年来非遗传承人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进程中关于消费者洞察、产品设计、市场化营销等方面的思考、探索与创新实践。《案例集》将于2023年1月正式上市发行。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表示:“多年来,宝马集团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战略核心。对于我们而言,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绿色低碳,更关乎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互动。16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在各地方政府和权威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为中国社会非遗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宝马集团‘家在中国’的理念。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保护与传承,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的活力,以新的时代风貌贡献‘美丽家园’。”
同时,创新基地全新发布云南非遗文创品。这些作品是创新基地赋能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云南探访的非遗传承人,以“做中学”的模式共同设计开发的非遗文创品。全新发布的云南非遗文创品将连同创新基地海南、辽宁的文创品一起于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上展出。该展览由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主办,将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面向公众展出。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2023年即将迎来华晨宝马成立20周年。对于华晨宝马而言,‘家在中国’ 意味着,我们不仅通过拉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及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更要把我们的责任拓展到工厂之外。我们通过创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中国社会。‘BMW中国文化之旅’就是宝马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广泛的社会协作,最大化创造社会价值的典范。”
本次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汇集的非遗文创精品,均为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长期展出。这些非遗文创品由清华美院导师和非遗传承人以一对一“做中学”的研培模式共同创作设计,清美师生与非遗传承人互相学习,相得益彰。一方面保留了传统非遗的精湛技艺及其文化内涵,同时以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宗旨,以设计思维开发更契合现代消费者市场消费习惯及偏好的非遗文创品,是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马赛教授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社会上每一份力量的参与。我们与宝马长期以来的深度合作以及屡屡取得的硕果,正是最好的印证,也是以设计思维赋能公益的成功典范。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入合作,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研(究)’的社会协作模式为国家设计、为人民设计,让更多人认识非遗、爱上非遗,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作出更多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成果展还将首次把“有味道的非遗”设计带入科技殿堂。清华美院师生以海南非遗作品为创意源泉,将大海、火山灰、黎锦的植物原料的味道,通过嗅觉设计装置与非遗作品形成视觉、味觉、触觉的多层次共融展示,打造层次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将参观者带至非遗技艺诞生的原生态环境之中,领略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宝马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华彩辉耀典藏版”7系也将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展出。该车将宝马精湛百年造车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象征元素相融合,是东西方文化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整车设计选取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中国文化象征元素,并结合刺绣、大漆、螺钿等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用创新思维展现出宝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更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创造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经典案例。
秉持“家在中国”的理念,宝马集团在中国持续为客户、为当地社会、为中国汽车工业创造价值,驱动共同发展。BMW相信:卓越的企业不仅仅注重于业绩与盈利,而应更多地“联结”利益相关方,共同解决切实的社会问题,贡献于本地社会。密切关注并深刻理解中国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社会议题,BMW企业社会责任聚焦“文化保护” 、“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社会议题,通过“BMW中国文化之旅”、“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BMW童悦之家” 及 “BMW美丽家园行动”四个旗舰项目,持续为更美好的中国社会做出贡献。
2021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云南探访活动
(云南丽江)7月30日,以“探古滇苍海,多元一体的精神家园”为主题,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云南探访正式落下帷幕。此次云南探访分为东西两线,围绕六大文化主题,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深入探访了近20项云南地区瑰丽多姿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BMW中国文化之旅”15年来持续助力保护中国非遗文化,积极践行对中国社会“在中国,为中国”的坚定承诺,并通过此次探访圆满完成了项目15周年的各项既定目标。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表示:“无永续,不豪华。宝马集团在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定位为中国战略的核心,并把气候变化行动,负责任、循环和有韧性的价值链,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作为三个战略组成部分。无责任,不豪华。‘BMW中国文化之旅’15年来,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令人自豪的贡献,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创新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完美诠释。15周年之际,‘BMW中国文化之旅’将联结社会各界力量,再度出发,为创造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历经15年耕耘,“BMW中国文化之旅” 为“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
云南探访期间,“BMW中国文化之旅”成功遴选5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导师的带领和帮助下,以促进非遗的创新转化为目的,设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2020年成功进入创新基地学习的辽宁、湖北非遗传承人开发的文创作品,也即将面向公众和市场发布。
在创新传播方面,探访途中,通过对茶马古道、可持续生态文化、礼文化及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等六场主题文化沙龙的直播,项目共带动近550万公众,共同关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MW中国文化之旅”携手知名旅游网站马蜂窝,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更符合当下年轻人阅读习惯的形式相结合,推出升级创新的《BMW 中国文化之旅云南非遗旅游攻略》,以前瞻思维助力云南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注于人,贡献于本土社区,15年砥砺前行,“BMW中国文化之旅” 是BMW植根中国社会、坚定践行贡献本土社区的生动注解。未来,“BMW中国文化之旅”也将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以BMW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为“联结”,搭建多方参与的、可持续的非遗社会化扶持体系和平台。
2020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活动
(辽宁沈阳,9月10日)今日,以“溯辽海文脉,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历时四天的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正式落下帷幕。活动深入探访了辽宁地区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并圆满完成本次辽宁探访的目标:
•成功推选来自辽宁和湖北地区的6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开发非遗文创产品;
•携手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妈”项目,为女性非遗传承人进行电商赋能,助力非遗传承与保护产业实现从设计端到消费端的赋能闭环;
•联合旅行平台马蜂窝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非遗旅游攻略》,持续贡献辽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为非遗产品进行电商直播带货,以创新手段助力非遗文化传播与保护。
9月7日至9月10日,由来自全国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等人组成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深入沈阳、盘锦、朝阳、阜新等地,围绕辽宁地区三大代表性文化——满族文化、辽河口文化、红山文化,对沈阳故宫、满族民间刺绣、二界沟排船技艺、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阜新玛瑙雕刻技艺等一系列辽宁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探访和体验。
探访期间,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针对辽宁和湖北地区非遗项目,成功推选出6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共同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导师的带领和帮助下,设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促进非遗的创新转化。
为进一步赋能非遗传承人,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与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妈”项目强强联手,启动“女性非遗传承人赋能计划”,共同为女性非遗传承人进行电商赋能。部分试点女性传承人非遗产品已上线“魔豆妈妈官方公益店铺”。同时,2020年内,该项目第一批女性传承人将接受电商赋能培训,为非遗传承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传承人实现电商创就业,打造非遗传承与保护产业从设计端到消费端的赋能闭环。
此外,“BMW中国文化之旅”还结合本次辽宁探访,在受年轻人喜爱的旅行玩乐平台——马蜂窝,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非遗旅游攻略》,持续贡献辽宁文旅产业的发展。
辽宁探访活动途中,“BMW中国文化之旅”还在淘宝平台举办了非遗产品专场直播带货活动,共吸引了超过135万公众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
“BMW中国文化之旅”已完成了连续十四年的探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征程。此次辽宁探访之旅着力于植根本土社区,是BMW持续贡献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未来,“BMW中国文化之旅”也将持续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通过自身的品牌效应,“联结”社会资源,为辽宁文旅产业搭建桥梁,带动利益相关方长期贡献辽宁社会经济发展。
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
(10月23日,辽宁沈阳)今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沈阳开幕。今年9月,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深入探访了辽宁省30余项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本次成果展不仅是对今年探访精华及非遗创新成果的总结展示,还将持续贡献辽宁本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本次成果展上,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发布了探访辽宁的一系列社会成果:成功输送6位来自辽宁和湖北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进入创新基地,开发非遗文创产品;联合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妈”项目,开展女性非遗传承人电商赋能培训;《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非遗旅游攻略》正式发布。
此次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将邀请辽宁地区40余位非遗传承人,通过“辽宁非遗匠意市集”的形式,对20项辽宁非遗项目产品进行展示售卖,让更多公众“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持续助力辽宁非遗保护和文旅产业的振兴发展。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Dr.Johann Wieland)表示:“在疫情的严峻考验之下,华晨宝马认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等重要。感谢政府及利益相关方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得以两者兼顾。我们相信,一家公司从优秀到卓越,关注的绝非仅仅是销售业绩及盈利能力。一个伟大的公司也应该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应参与社会建设,创造共享的价值,尤其是在眼下这种艰难时刻,企业社会责任将有助于企业创造双赢局面。因此,今年我们更加注重与整个社会的联结。‘BMW中国文化之旅’就是最好的例证,它诠释了我们对于本土社区的坚定承诺,也是我们对支持社会经济复苏并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体现。”
此次成果展于10月23至24日在沈阳故宫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不仅涵盖辽宁非遗精品,还首次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2019年非遗文创成果。2016年,BMW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建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开启对非遗传承人“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此次展出的非遗文创品是创新基地升级的首批共创成果。非遗文创品的发布是非遗与时代的结合,是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实践。参照首批非遗文创品开发的合作理念及创新模式,今年辽宁探访活动遴选出的6位来自辽宁和湖北地区的非遗传承人也将通过创新基地的研培,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品,成果预计于2021年面向公众发布。
针对今年的辽宁探访,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与线上旅行平台马蜂窝联合推出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非遗旅游攻略》已正式上线,通过“非遗+旅游”的跨界融合,持续贡献辽宁文旅产业的发展;同时,项目通过对“后疫情时代”公众旅行习惯的洞察,已于今年8月在马蜂窝平台上线两本不同区域的《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旅游短途攻略》,目前已吸引超过10万公众浏览关注。
此外,在创新基地文创赋能的基础上,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与阿里巴巴公益“魔豆妈妈”项目强强联手,为女性非遗传承人进行电商赋能,推动她们实现电商创就业,打造非遗传承与保护从设计端到消费端的赋能闭环,助力实现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反哺非遗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目前,苗银等试点非遗产品已上线“魔豆妈妈官方公益店铺”,并在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淘宝平台非遗产品专场直播带货活动中实现销售突破。
2019 BMW中国文化之旅
(海南海口,7月13日)今日,以“探海角琼崖,锦绣斑斓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海南探访活动,在深入探访了海南地区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圆满收官,并在收官晚宴上发布探访的丰硕成果:第一,成功推选出三项非遗项目的五位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将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第二,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平台,联合国内旅行生活指南平台马蜂窝制作《BMW中国文化之旅海南旅游攻略》,助力海南“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7月8日至13日,由专家学者、企业家、爱心车主和媒体代表等组成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深入海口市、琼海市、五指山市等多地,探访了当地种类丰富的非遗项目,包括《南海航道更路经》等民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藤编等传统手工艺,椰雕等传统美术以及黎族打柴舞、黎族舂米舞等传统舞蹈。
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海南探访活动成功推选出三项非遗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椰雕与东坡笠制作技艺)的五位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教授将作为设计师,以“做中学”的模式,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非遗传承人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销售,从而有效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助力国家文化扶贫政策的落地与实施。
探访活动中,“BMW中国文化之旅”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助力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帮助大众认知海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制作第四本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攻略——《BMW中国文化之旅海南旅游攻略》,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探索非遗保护的创新模式。该攻略预计今年底推出,助力海南岛进行国际旅游岛“文化旅游”概念的建构。
•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广非遗领域的文化传播。探访期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在短视频分享平台——抖音,以#悦抖悦非遗#为话题,号召公众进行“非遗”主题的短视频拍摄及传播。6天的活动中,该话题共收获超过800万次播放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并了解。
作为BMW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最具标志性的项目,“BMW中国文化之旅”发起于2007年,迄今已持续开展13年。项目注重结合自身资源和核心竞争优势,以“创新思维的赋能”为手段,以“创造共享价值”为目标,积极搭建“联结”各种社会资源的桥梁,通过“推广非遗领域的文化传播”和“促进非遗作品的使用与消费”两条创新路径,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2018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18“BMW中国文化之旅”玉树探访活动
7月25日至30日,由学者专家、文化大使、创新公益组织、企业家、爱心车主和媒体代表等组成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深入玉树市、囊谦县、隆宝镇等多地,探访了当地种类丰富的非遗项目,包括以赛马节为代表的传统民俗与传统体育,以格萨尔史诗为代表的传统口头文学,伊舞等传统歌舞,藏娘唐卡等传统艺术,以及藏黑陶、藏纸等传统手工艺。途中,车队还对文成公主庙、勒巴沟摩崖石刻、隆宝镇湿地生态系统等一系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进行了探访。
在BMW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指导下,“BMW中国文化之旅”充分发挥BMW的品牌影响力,搭建“联结”各种社会资源的桥梁,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圆满达成本次玉树探访的目标:
第一,成功推选10位极具创新潜力的玉树地区非遗传承人,资助他们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研修研习,以强化非遗传承基础,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启动的“为玉树献言献策任务计划”取得初步成果。围绕探访之初拟定的“玉树形象名片打造与推广”、“玉树地方经济发展”、“玉树文化与旅游”、“玉树藏族手工艺转化”、“爱心公益”五大课题方向,任务组在途中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并在收官晚宴上呈递玉树州政府,为长期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中,任务组还将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于11月发布完整研究报告。
第三,探索非遗创新转化模式,融入公益属性的设计与市场力量,打造非遗创新闭环,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BMW中国文化之旅”将携手创新公益组织SHOKAY与玉树藏区合作社,共同打造“玉树印象”系列公益作品,在11月“BMW中国文化之旅创意节”上向公众首次呈现。此外,BMW还邀请设计师开发创新的非遗产品,在BMW售后服务京东旗舰店销售,所得利润将返还至玉树藏区合作社。
第四,继2016、2017年连续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四川非遗攻略》《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攻略》,项目于年底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玉树旅游攻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走进玉树,以创新的形式支持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助力玉树推广国家级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旅游品牌。2017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年度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7月26至8月4日,“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以“探三湘秘境,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广泛邀请媒体、非遗专家、文化专家、设计师、企业家,以两支探访车队,深入探访了湖南省11个市州的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南线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戏剧为主,探访了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昆曲等项目;湘北线则以民俗、曲艺和传统音乐为主,探访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湖南渔鼓、苗族民歌等项目。本次湖南非遗探访的目标圆满达成:
第一,遴选出10位来自湖南的具有创新需求的非遗传承人,资助他们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开展研修和交流。
第二,启动“非遗跨界孵化项目”,邀请不同领域的“非遗跨界创意大使”与传承人共同创作具有非遗核心工艺或元素的跨界创意作品,探索非遗在音乐、时装、美食、手作等领域的跨界创新。该项目的所有创新成果,于11月在北京举办的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创意节上向公众展示,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第三,继2016年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四川非遗旅行攻略》大获成功后,“BMW中国文化之旅”继续联手“蚂蜂窝”,于2017年11月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旅行攻略》,助力湖南非遗推广的同时,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和体验非遗的魅力。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创意节
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创意节在北京成功举办,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非遗音乐创意大使吉克隽逸、非遗时装创意大使Sara Yun、非遗美食创意大使黑麦、非遗手作创意大使高一强,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在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跨界创新盛典暨开幕晚宴上首次发布跨界创意作品。“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创意节从过去的静态展览,升级为以非遗为主题的公益性互动体验活动。
同期,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遴选的10位来自湖南的非遗传承人,在BMW 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在“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的研修,在创新盛典上举行隆重的结业典礼。他们与创新基地其他传承人共同在非遗创意节上展示并出售独具匠心的创意作品。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创新成果
“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创意节成功举办标志着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系列创新活动圆满落下帷幕。“BMW 中国文化之旅”成功探索出两条创新路径致力于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并取得丰硕成果。
以创新方式推广非遗领域的文化传播
继2016年推出《BMW中国文化之旅四川非遗旅行攻略》大获成功之后,“BMW中国文化之旅”联合旅行网站蚂蜂窝继续探索“非遗+旅游”的跨界,推出第二本以非遗为主题的自驾旅行攻略——《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旅行攻略》。该攻略全面并深度展现了湖南丰富多彩的非遗风采,现已在蚂蜂窝网站、APP等渠道上线,鼓励年轻人亲身前往体验湖南的非遗项目,感受非遗魅力。
以创新方式促进非遗作品的使用与消费
2017年8月,“BMW中国文化之旅”首次启动“非遗跨界孵化项目”,经过三个多月的孵化,项目已取得丰硕成果,非遗跨界创意大使与传承人共同在创新盛典上首发跨界创意作品。
一首结合湖南非遗元素的跨界歌曲:非遗音乐创意大使吉克隽逸以最纯正的彝族语言演绎流行歌曲《尘世》,与极具民族特色的苗族歌鼟传承人携手,共同呈现首支结合湖南非遗元素的公益流行歌曲。
一组极具湖南非遗底蕴的跨界时装:非遗时装创意大使SaraYun结合湘绣、大布江拼布绣、桃源刺绣和苗族银饰等具有湖湘特色的非遗项目,设计一组极具传统文化底蕴和前卫风格的时尚服饰——“SARAYUN-Treasure”系列,向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趣。
一套融合湖南非遗特色的跨界美食:非遗美食创意大使黑麦以湖南当地饮食文化和非遗美食为灵感和素材,结合西餐烹饪方法呈现“舌尖上的非遗”。随后,该系列跨界美食将分别入驻北京“觅十”餐厅和位于上海浦东的BMW上海体验中心的Joy Café,让更多公众得以共享跨界美食珍肴。
一系列具有非遗核心工艺的跨界手作品:以高一强为代表的BMW爱心车主,与非遗传承人以滩头手工抄纸等非遗技艺为创作素材,共同设计出体现“日用即道”理念的系列生活器物,如餐饮器具、镂空灯具与花器等,并将在非遗创意节中以创意生活空间的形式,向公众诠释“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生活理念。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创意节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通过都市年轻人喜爱的手作市集、互动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示和推介具有非遗之美的创意生活方式。
2016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16年10月14至21日,“BMW中国文化之旅”以“悦行巴蜀,独具匠心的精神家园”为主题,两支探访车队分川南和川北两条线路,行程长达1500多公里,探访了四川近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次文化之旅除了回访2009年曾探访和捐赠过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还取得了四个方面切实的成果:
首先,发现、资助10位具有创新需求和潜力的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传承水平及守护非遗的自信和自觉。
其次,对沿途急需帮助的非遗项目与文化区域,首次采用大规模“移动直播”模式,与广大网友做场景式沟通和互动;制作首个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旅行攻略,在知名旅行网站发布,吸引更多年轻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关注非遗。
第三,围绕“如何助推非遗活态传承、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举办非遗保护文化论坛,力求从文化扶贫的角度给予传承人专业及智力支持。
第四,优化了项目的官方社交平台,搭建“BMW中国文化之旅”线上博物馆以提供可持续性参与的体验平台,更好地调动公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和兴趣。
2016年12月14日至18日,由BMW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协办、辽宁省图书馆支持的2015-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双年展在沈阳举办。
为使公众有机会亲身感受文化之旅探访过的非遗项目,并号召更多公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本次成果双年展通过静态展示、现场展演及互动体验等形式,集中呈现“BMW中国文化之旅”在陕西和四川探访的近40项非遗项目,鲜活地再现了陕西省厚重的文化土壤和四川省瑰丽的文化长卷。
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 遴选的10位非遗传承人顺利结束在“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的学习和交流,其创意作品也在展览中公开展示,向社会各界展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成果。
首届“BMW Lifestyle(BMW生活精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也在成果双年展开幕式上圆满收官,23位非遗传承人的优秀创意作品分别获得了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其中,成都蜀江锦院赖骏文的作品《宝马雕鞍·锦绣舞》荣获金奖。